
游戏障碍患病率约5% 国家卫健委发布诊断、治疗等标准

2019年5月25日,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》,将“游戏障碍”作为新增疾病。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17日发布了游戏障碍防治专家共识,对该疾病的定义、临床特征、诊断、治疗等进行了系统梳理。
名词解释
游戏障碍
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,主要临床表现包括:对游戏行为的开始、频率、时长、结束、场合等失去控制;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;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,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。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,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%,患者以男性、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,亚洲国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欧美国家。
游戏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躯体问题、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。研究显示,早期的识别、诊断、干预对游戏障碍的预防治疗至关重要。应建立普遍性、针对性的预防措施,提高儿童青少年、家长与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,对可疑的游戏障碍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。治疗措施包括社会心理干预、药物治疗、处理共病等。
专家建议应以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为契机,出台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,出台专门规范和净化网络环境的政策措施,并开展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、社会心理治疗相关研究
-
家庭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
在家庭管理中,谁焦虑谁改变。谁最痛苦,他就最需要改变。所以今天我们不是来改变孩子,而是来改变自己的。 那如何进行亲子沟通,如何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去改变。大家都会抱怨养...2019-04-03
查看详情 -
“我不再抑郁”——科学研究揭秘抑郁症与睡眠问题关系
抑郁症通常伴有睡眠问题,这已成为疾病的必然,其背后的所以然却长期不甚明晰。近日,复旦大学、英国华威大学、牛津大学等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在脑神经机制层面为这一问题给出答...2019-11-14
查看详情